党纪学习教育

评论阐释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纪学习教育 -> 评论阐释 -> 正文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时间:2024-12-02 浏览量: 编辑:任拓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发展规律、解决发展难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引领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是集问题导向性、人民性、内源性、辩证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是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与根本遵循。

首先是问题导向性。针对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卡点瓶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统筹发展与安全”“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守住民生底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解决办法,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立场、原则和方法,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新局面的突破口,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其次是人民性。高质量发展以全体人民的高质量发展为价值诉求,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再次是内源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必须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第一动力。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用“深水区”一词再次标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所处的历史方位,并用“壮士断腕”“凤凰涅槃”来表明改革开放的决心。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为高质量发展留出新空间。

最后是辩证性。高质量发展需要量的积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处理好各种矛盾、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要“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高质量首先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但同时,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转向共享发展、充分发展和协同发展,使发展更加平衡,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强调既“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也要设立“红绿灯”,“着力查处资本无序扩张、平台垄断等背后腐败行为,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

(内容来源:学习强国 2024年11月29日)